Search stories, writers or societies
Continue ReadingClear All
What Others Are ReadingRefresh
×
Write down what you like about the story
Install this webapp for easier offline reading: tap and then Add to home screen.
作者其實也能當讀者的,只是對話的過程需要一個工具一個媒介,心得筆記跟設定解釋都是媒介沒錯。
這跟單方面的修稿不同,修稿的執行只能站在作者的角度去做。作者讀者兩者的差別在於,讀者的角度是你想看到怎樣的作品,而作者的角度是你想寫出怎樣的作品。
作者站在讀者的角度,可以不必拘泥於自己寫過的東西,而是要找出更多自己讀過的東西去比較。去參考,甚至致敬。
當然,這跟找一個真正純粹的讀者還是有差別的,但在自己粉絲不多找不到更多人給回饋的時候,這依然是一種頗有效的最佳化方式。
不過自己跟自己解釋后好像就覺得可以更順利地去寫了……
辦創挑徵求也是個方法,但這在沒曝光的情況下還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