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stories, writers or societies
Continue ReadingClear All
What Others Are ReadingRefresh
×
Write down what you like about the story
Install this webapp for easier offline reading: tap and then Add to home screen.
這就造成了隨著時代變遷,輕小說的定義也越來越偏離輕鬆閱讀的基本範疇。而朝向適合改編,能夠從輕小說出版社出版的小說都可以當輕小說。
所以說你如果寫硬核科幻卻覺得自己好像在寫輕小說,拿其實挺矛盾的。因為硬核科幻跟輕鬆閱讀是扯不上邊的。
但如果你的輕小說定義不適原始的輕鬆閱讀,而是從類型的方式來看,以現在科幻類型輕小說,劇情沉重的的確不少,如86不存在的戰區就蠻沉重的。當然這些跟輕鬆閱讀也是扯不上邊了,所以我是覺得現在的輕小說更接近原本設計的目的,就是出版社拿來當噱頭的品牌而以。
目前角川的輕小說系,基本上都是適合改編動漫畫,它們創造了可以跨媒體改編的商業模式,讓同一個IP可以不停被改編利用,以此延長IP壽命,增加IP取得人氣爆紅的機會。
但這是動漫大國日本才有底蘊,能做到把改編成本壓到最低才能這麼玩的。在台灣其實不用考慮那麼多。
台灣的輕小說,尤其是男性向輕小說,基本上都沒有甚麼成長空間。更不用說改編了,出版社沒這個錢搞動畫化,並形成一個可以長久經營的產業鏈。
被分類到輕小說應該不是你寫得東西不夠沉重硬核的問題,而是演算法認為你的題材可能跟市面上的科幻輕小說結構比較像吧。
就像你自認是硬核科幻,卻被丟去輕小說,一定也會心裡有疙瘩吧,主觀跟客觀事實的區別。
點了一下你作品連結,光看簡介看不出什麼東西,所以不好評論(恕我不看作品內容),對我來說硬核科幻是三體那種😆
但你作品的簡介給我的整體感覺是輕小說沒錯,輕小說指的並不是題材,本來就是一種風格XDD
然後我覺得,並不需要太在意瀏覽數之類的東西,不如把更多心思和時間放在作品本身,因為作品才是真正的資本。(比如先讓簡介變得更吸引人...XD)
對了我忘了說,是楔(謝)子不是契子😆你也可以叫他序章。
------------------
我看了70年代二手書台灣70年代科幻選集,到現在50年過去,我們這裡的科幻小說真是死的不能再死了,中國寫的人還不少,但是我看了一些也不是太好,想說自已寫一部能有個承先啟後的作用
但這就是個人考量的問題了,究竟是要冷門但自己真愛,還是大眾向但自己不見得喜歡...作者自己喜歡比較重要👍(所以寫自己喜歡的東西時,本來就不需要去考慮會不會有人看,但首先,不管寫什麼,提升作品品質才是正道,別想太多虛的😂)
台灣的科幻有啥大作我是沒聽說過,即便十多年前會看小說,主要還是奇幻類型,也比較符合台灣受眾(學生主要群體),但畢竟我沒去研究過也不打算研究(就只認識三體XD),但我覺得也不見得要看小說,其他媒體也是可以的,電影類的我就會看,反正就只是轉換成文字而已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