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stories, writers or societies
Continue ReadingClear All
What Others Are ReadingRefresh
×
Write down what you like about the story
Install this webapp for easier offline reading: tap and then Add to home screen.
比如「他不算一個特別聰明的學生,所以與人相處的很輕鬆,沒什麼距離感。」
比如偷看答案的那節,除了老師、他跟那個女同學就沒人知道,那「我」是怎麼知道的呢?
緊接的一節也是有點微妙,我以為可以看到話多煩人的男主開口跟「我」說些什麼了,結果接下來不知為何突然將重點轉移他的女朋友身上。。。。另外感覺這節「我」的口吻有點「茶」。。。如有得罪還請勿見怪。。。
倒數第二節超級混亂,這是給了他姊姊嗎?這是在誰家。。。第二節不是還說「來往只限於在學校內,出了校門彷彿就成了彼此的陌生人」嗎?
作者似乎對筆下的角色好像沒有很清晰的定位。。。
偷看答案的那一節其實是埋了一個微不足道的細節而已。「我」和「他」是同桌,換個詞也可以是「鄰桌」這樣。
接續的一節其實本來的篇幅很長,但後來刪掉了對話的部分,只留下一句「你們別再放閃了呀」。故事裡的「我」其實有蠻多小過去的,在寫這個段落的時候我的確有刻意而為的去塑造「我」那種愛而不得、可只能看著的情緒。說是「茶」,主角本人似乎並不否認這一點,但我其實覺得有點像忌妒。
倒數第二節的部分我深深地感到抱歉。因為校稿不夠仔細的關係,有些字句重複了兩次。至於送餅乾的橋段根據原本的故事應該是——「我」早上做了三份餅乾,去了學校,一份當成點心吃掉了,一份遞給了鄰座的「他」,最後一份本來有想給「他的女朋友」,後來打消念頭後,回家隨手丟給了「在客廳追劇的姊姊」。
題外話:「廢話沒有,我才不想接近那對情侶,太甜了,我怕高血糖」這句話是本人無意間說的。
謝謝你的解答~兩個人是同桌我也知道的,看來是我倆對「私底下」的認知有所不同,所以這個場景在你我腦中出現了不同的畫面呢。
或許是我先前說得不清楚,我覺得「茶」不是單純因為「你們別再放閃了呀」這句話,而是通篇「我」給人的感覺,尤其是介紹女朋友這節。我嘗試舉個例子:
「女孩的成績確實說不上有多好,最多也只是一般般而已。」VS「女孩的成績中等」
不知道你能不能feel到有什麼一點點的不同。第一人稱跟第三人稱不同,當「我」開始說這個故事的時候,去描述形容別人時所使用的字眼,說話方式,某程度也在告訴讀者「我」的價值觀,「我」是怎樣看對方的,「我」是一個怎樣的人。相比起你說的「妒忌」,我個人更覺得。。。更像是。。。輕蔑(這個形容或許有點重)
寫愛而不得也好,妒忌也好,甚至是反派也好,這些細微的地方都會影響讀者對人物的觀感,好感度。如果文中「我」的這種感覺確實是你所想的,你所要的,那絕對沒有問題,是很成功的。
不過以虐文來說,我個人對文中的「我」確實好感度不高,所以我也不覺得虐。。。以上單純是我個人感覺。。。或許我也有些扭曲本意吧。
雖然你修改過了但我還是有點疑惑呢,如果是回家了,那「他說:『嗯。』」的這個「他」是誰呢?
看你的回應我看的是刪減版,所以送餅乾的一些細節,文中的一些內容,題外話,你沒寫我是不會知道的喔,也正因如此,你的故事到我這裡會變得完全不一樣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