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stories, writers or societies
Continue ReadingClear All
What Others Are ReadingRefresh
×
Write down what you like about the story
Install this webapp for easier offline reading: tap and then Add to home screen.
看完後腦袋冒出的第一個聲音是人物角色的名字取得真好,感覺好異曲同工😂(?
其實這篇挺令我感到驚喜的,人物性格刻劃鮮明,最主要的三位人物能立即在腦海中描繪輪廓樣貌,也能肯定這是三位性情截然不同的人物,但在故事裡卻可稍微一點看出各自帶出的溫柔部份。好比說謝梅也知道自己的體況,和衛長青可說是生人,卻也望對方到時能夠不悲傷,不陷於人之常情;知謙心繫謝梅,對謝梅好,也對她百般細膩,最後不忘仍要剪一枝梅奉對方靈前;衛長青可說是出於情面才來探望命危的未婚妻,他並非因為真正心憂謝梅這個人而前來,但無論如何,他還是來了,並且連夜火速趕到,而當他開始惋惜謝梅的逝去,謝梅卻像是早就猜到他的心思一般,一封信,讓他別陷入人情,這是謝梅給衛長青的體面。
觀看文字時會感受到作者的文筆成熟,字彙量豐富,感覺像是善於敘寫畫面,另外也感覺是善於寫較偏華麗的文風嗎?(抱歉我古風文看得不是很透徹但就是個感覺🥲???),我個人是挺喜歡作者的文風,不過硬要說的話會有一個地方感到小可惜,就是劇情的張力和餘韻總覺得還可以再多一點,或者說牽動讀者的共鳴,產生共情,而非介於表層——抱歉這麼說可能有些模糊,但因為我覺得作者的筆力應該可以修所以才稍微提出我的看法,可是如果有冒犯到的話我真的感到很抱歉嗚!( ;∀;)
以上,謝謝作者帶來這篇精彩的故事!
當初寫這個小故事的初心是想探究古時素未謀面卻已許終身,將有情卻未有情的微妙情況,結果寫出了兼懷兒女情愛與溫柔大愛的謝梅,實乃意外之喜。淮湮對於三位人物的解讀非常準確,我在故事中置入有親、有疏、有遠、有近的關係,就是爲了展現不同的溫柔。
由於平日慣於用華麗筆法,於是這篇(已經)刻意收斂,注意精簡用字,希望能留下淡淡遺憾的韻味,結果未能好好將張力和餘韻未能拉到圓滿,可見筆力未逮。很感謝淮湮的建議,希望我日後有能力去打磨這個溫柔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