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stories, writers or societies
Continue ReadingClear All
What Others Are ReadingRefresh
×
Write down what you like about the story
Install this webapp for easier offline reading: tap and then Add to home screen.
若同意《不平等審判》的觀點,對於不從眾的少數派是否不適合生存的問題,回應便會變得更樂觀一點,因為不從眾的大家能抵抗「多巴胺中毒」?不過都要再看看從眾與不從眾間腦分泌差異,或會否受環境影響等等才能判斷⋯⋯
科學真是令人又愛又恨⋯⋯
現代問題只能靠現代手段解決!遇到立場不同的KOL當然是先行封鎖鞏固同溫層啊(X
好啦,真的要好好說,多巴胺真的是現今解釋成癮行為的顯學,當我們已經如同成癮般習慣在網路上獵巫時,或許不該是先檢討使用者,而是該改改社群媒體的設計。
其實另外有一本《勾癮》我還沒看完,裡面有提到情感認同的部分也可以用在分析成癮的原因之一,社群媒體主要都是情感取向,所以設計的越能連結人群留下就會越多有效流量。錢與良心總要擇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