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stories, writers or societies
Continue ReadingClear All
What Others Are ReadingRefresh
×
Write down what you like about the story
Install this webapp for easier offline reading: tap and then Add to home screen.
Facebook是Meta的主體,因為演算法壓制的問題現在很不適合經營,除非花錢買廣告。
IG則是後來由Meta收購的樣子,原本是別人創的,後來人氣增長很快,Meta就收購了,其實定位跟Facebook有點重複,但Instagram的演算法管得比較寬鬆,也是有些人開始往那邊經營,主要還是圖文作家。
Threads就是Meta自己創的,應該是要狙擊Twitter的短文發布平台,演算法更寬鬆了,加上是以短文為主,所以很多文字創作者也開始去那邊發展。
但要我說的話,三者到最後演算法都會越來越嚴格,畢竟是同一間公司。現在還沒那麼多問題,不會亂鎖帳號刪文章,不會降低曝光率,是因為Threads比較新,需要多吸收新客戶。
但Threads跟IG現在都在整合進Facebook中,兩個平台很多文章都有人直接透過App分享到Facebook上,所以之後三者的演算法都可能變嚴格。
短期來說我是建議有圖文創作選IG,單純的短文創作選threads,但兩者只要附上外部連結曝光率都會被砍,之前我辦了penana threads的宣傳活動,就從數據上發現沒有想像中好推廣,但還是比臉書好推廣就是。
長期來說,我會建議你專心經營penana就好,雖然penana的回應一直都很少,但曝光率其實不低,而且可以被google搜尋到,你把作品名放上去google往往第一頁就能看到penana連結。
真的要吸引能彼此交流討論的,建議多參加創挑,畢竟這邊的讀者熱情真的不太夠,反而是作者之間的熱情很夠。
希望透過多平台將流量集中到自己的創作基地的做法是越來越難了,因為只要貼外部連結沒有花錢買廣告,社群平台都會降低曝光度,就算你有百萬讚的粉絲專頁,可能實際看到的也不到一千人。
也就是說,花了大量心力經營多平台,反而沒辦法提升自己真正的宣傳能量,往往經營許久各大平台有一定流量了,要發文宣傳自己的作品又會遇到曝光率被砍到超低根本沒人看到的情況。
以前的做法越來越難複製了,所以還是希望你有心理準備,如果只是想在個別平台聚集同好的話,專注在其中一個會比較好,畢竟同時發文先不說精神問題,有些社群平台甚至會追蹤你的滑鼠鍵盤輸入訊號,來判斷你有沒有同時進行多平台宣傳,進而做出相對應的限制。
只能說為了要逼使用者花錢買廣告,這些平台是越來越無恥了唉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