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ory/136272/語言學補遺-非小說/issue/8
語言學補遺 #非小說 - 混語問題:語種切換 | Penana
more_vert
-
info_outline
Info
-
toc
Table of Contents
-
share
Share
-
format_color_text
Display Settings
-
-
exposure_plus_1
Recommend
-
report_problem
Report
-
account_circle
Login
share
bookmark_border
file_download
info_outline
format_color_text
toc
exposure_plus_1
Never miss what's happening on Penana!
語言學補遺 #非小說
Author:
苦無
語言學補遺 #非小說
Author:
苦無
ISSUE #8
混語問題:語種切換
No Plagiarism!QLGE5jz5RGySzbS50Gwfposted on PENANA 語種切換通常會讓聽者延長理解的時間,而且最小單位比單一一句話還小。這有點類似為什麼平常溝通不會像音樂劇:講講就變成用唱的,除了表達的技術門檻之外,還有要突然換成聽歌,或者歌唱一唱變回說話,給沒有心理準備的聽者會多約零點幾秒的延遲時間。8964 copyright protection208PENANAfBDuXbtE6i 維尼
這就需要雙方都習慣這樣的表達方式,也就是誰來表達都不會影響理解。大馬華人平常對話就是這樣的模式,但別天真以為單純是隨意把華語、英語和馬來語混著說就好了。它的情況就像理論上注音符號有非常多可行的排列組合,放寬聲母、韻母、中間音,在方言和外語甚至找得到中間音結合(例如英語的you)。不過很多種組合是辭典沒列的,代表不屬於標準漢語。8964 copyright protection208PENANAI8XYuCJ5zR 維尼
辨別語種的方式有聲調或語調,韓語的漢字詞、越南語的漢越語為什麼明明各自至少佔60%,完全沒學過的華語人士卻無法單純透過聽來盲猜意思呢?當然就是發音沒有完全一樣之外,聲調和語調不一樣。8964 copyright protection208PENANA6hrSzMFb8K 維尼
但只是區別出「不是什麼語」是不夠的,但更進一步能夠判斷是什麼語言也不夠,一定要聽得懂。臺灣的漢語環境比較像日語在日本,一直保留外來語久了在地化會翻譯(不管是音譯還是轉寫)成中文,甚至產生略縮語。日本比較誇張,做得更徹底,發音就跟原文不太像,反而來源語的人聽不懂。(雖然漢語的外來語也不遑多讓)8964 copyright protection208PENANA6u0FzBfxn2 維尼
臺灣人連方言也不太會跟普通話混著說,至少頻率低到不算混語,也不常跟英語混。總之漢語在臺灣純度相當高,高到其實有些外來語甚至沒被發現是外來語,比如「料理」。或者翻譯詞彙有其他原本的意思,如「哀居」(IG, Instagram)。8964 copyright protection208PENANAovPFSLoZ2h 維尼
所以使用聲律系統在地化的外來語反而比混語更常見,還有就是單一語種可以表達的就不會特別引入不同語言混著講。8964 copyright protection208PENANAiaNUIipSoR 維尼
216.73.216.70
ns216.73.216.70da2
LIKES 1
READS 208
BOOKMARKS 1